首页

红色妖姬女王

时间:2025-05-24 12:42:12 作者:庆祝中澳自由贸易协定10周年活动在悉尼举行 浏览量:34506

  中新网红河10月7日电 题:中越边境云南绿春拉祜寨“一跃千年”

  记者 缪超

  “小时候,在森林里住窝棚,父亲打猎物,母亲采野果……”如今住在用钢筋、混凝土、砖块建成的二层小楼里,拉祜族青年王健设回忆起儿时的生活。

  今年33岁的王健设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这个地处中国与越南边境的拉祜族寨子,是一个典型的“直过民族”(从原始社会末期等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民族)村寨,现有33户184人。

图为云南绿春县大头村委会拉祜寨。红河州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过去,这里的拉祜族习惯靠天吃饭,不种粮食蔬菜、不养家禽,整天持弓弩穿梭于原始丛林中,狩猎和采摘林中野果、药材,过着原始粗放的丛林生活,基本与现代社会脱钩。

  “小时候住的窝棚是用木头、烂瓦、塑料布搭建,夏不挡雨、冬不遮风。哪里猎物多,父亲就带着我们把窝棚搬到那里,可谓是居无定所。”王健设告诉记者,窝棚里一口锅、几个破碗就是所有家当,睡觉就睡在地上,不知毛巾、牙刷为何物。

  直到14岁,王健设才开始上小学。从家到学校要走3个小时山路,他只能住校,周五回家,周天返校。为此,父亲减少了转移窝棚的次数。

  “‘王健设’这个名字还是语文老师根据音译为我起的。”读书读不明白,他读到五年级便辍学。22岁时跟着朋友远赴广州打工。从森林走向都市,让王建设感到既震撼又迷茫,“好几次走错路,上了立交桥,不知道如何下来。”

  在他外出打工的9年时间里,家乡拉祜寨发生巨变。在前些年的中国脱贫攻坚之中,当地政府投入资金,为拉祜寨平整土地,新建33套安居房。新居建好后,驻村工作队四处寻找还在深山老林游猎的拉祜人,把他们劝到寨子安居。

  搬迁只是第一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才是重中之重。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发展了有机茶、梯田红米、小米辣、山地鸡等特色产业。至2019年底,人均年收入达3750元,拉祜寨实现脱贫。

  2020年后,拉祜寨又因地制宜发展黑木耳、香菌等“短平快”产业。2023年人均年收入达16621元,比2019年增长343%。

  王健设在广州打工期间,每次回家都有惊喜发现:窝棚变成了小别墅,父母学会洗脸、刷牙、用电饭煲,村民收起弓弩学会了种植养殖……

  目睹家乡“一跃千年”的巨变,让王健设决定回家生活。2022年5月,他带着在广州相识相恋的女友回乡创业,带领大家发展起山地鸡养殖,以及三七、重楼等特色产业。“我们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发展种养殖业。有了特色产业,就能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非中合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果(国际论坛)

黑猫股份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富祥药业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富祥科技微生物蛋白产能全球第一……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昌江区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的答卷。近年来,昌江区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以企业和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切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陕北黄土高原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紫斑牡丹

2003年,李向阳带着女儿和护边员在边境线上绘制了两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此后,每次巡边,他都会拿出随身携带的油漆,小心翼翼地为国旗描红添色。

时政快讯丨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芬兰总统斯图布访华

“千万不能转款,这是骗局。”工作人员一针见血指出,果断中断业务办理,当场拿出诈骗手册普及金融知识,将类似的案例指给男子瞧。然而,男子却将信将疑,担心账上资金的安全。

5月4日北京市属公园迎客67.6万人次 “红色游”持续升温

佳木斯地处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三江平原腹地,为世界土壤最肥沃黑土区,黑土质量等级全国第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30.7万亩,产量达228.6亿斤,是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大市。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丰饶,赋予农产品加工业无限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佳木斯深入实施“千百十”产业量级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千亿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做大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业,为建设农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世界爱上中国节

“上面有434个孔穴,采用气吸方式在每个孔穴中精确撒入预设种子数量,确保每个穴里面的用种量是可控、均匀、精准的。”柏鑫说,待水稻苗生长出来,经过插秧机实施作业时候,可最大程度规避漏蔸现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